中国、俄罗斯签署高达4000多亿美元天然气大单的消息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双方签署的协议称,从2018年起,俄开始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但最核心的协议价格并未公开,尽管有消息称最后敲定中方向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成本略低于目前向土库曼斯坦经中亚管道进口的成本,以350美元/千立方米的到岸(下同)价格买进,比由海路进口的成本低40%。但来自中国石油方面的消息人士称,俄罗斯希望达到380美元甚至更高,而中国希望不超过300美元,因此,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目前仍在谈判阶段,并未最终敲定。

“如果从签订中俄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的1994年算起,谈判周期长达20年。”天然气行业分析师燕立敏表示,就经济因素看,在吞并克里米亚及俄乌冲突不断进而引发俄欧关系紧张等大背景下,俄国资本大量外流,经济局势举步维艰,获得中国大笔外汇,对俄改善经济状况非常重要。燕立敏称,俄气入境意味着外部较高成本的洁净资源将促使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升级,特别是天然气价格即将全面上涨。

而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等业界专家看来,中俄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落成背后,实质是包含了一揽子的方案和计划,这意味着不仅仅中国和俄罗斯会从中受益,即便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的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可能会从中获益——日本目前在以接近500美元的到岸价格从俄罗斯获得天然气,乌克兰获得俄气的价格也高达480美元。

俄罗斯为什么选择中国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能源大国,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油气财富占到俄罗斯一半的联邦预算收入和GDP的20%,能源对于俄罗斯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兴衰举足轻重。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2005年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为1561亿立方米,到2013年已经增长为2049.11亿立方米,主要出口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等欧洲国家,以及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资料显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已有近30年的历史,如今俄天然气出口量的84%输往了欧盟国家。另一方面,石油黑金并没有助推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克里米亚及乌克兰冲突使其进一步雪上加霜,再加之俄罗斯与西方发生严重对立,其向东看的战略意向更加明显。

“俄罗斯经济的绝大多数收入来源于能源产品出口,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不断,俄罗斯利用天然气作为政治手段,对乌克兰和欧洲进行施压,这表明依赖于单一交易伙伴的风险是极大。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发生矛盾。这一政治矛盾,导致欧洲购买俄天然气的意愿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贸易,中国成为新战略买家的意义得到加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签署大单,也确保了俄罗斯的经济稳定。”燕立敏对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由于南海问题,中国与美国以及欧盟的关系相对尴尬,签署大单彰显出中俄友好邻里关系,有力地强调和巩固了双方的立场和地位。”燕立敏称,地缘政治是最后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中俄都是大国,且两国都处于复兴发展阶段,此次合作完全符合中俄两国长期的战略发展需要,是中俄两国建立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者林伯强则认为,俄罗斯因为与西方关系僵持,所以现在急于向西方表白,告诉西方“你这么制裁我没有用,你不买我的气或者我不卖给你,我转手就可以给其他人”。而对中国来讲,天然气本身缺口比较大,再加上雾霾治理的大量需要,必然是希望俄罗斯的天然气赶快进来。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基本上都是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制裁了俄罗斯能源也就等于制裁了俄罗斯整个经济发展。中国急于进口俄气,其实俄罗斯更急。”林伯强表示。

有专家指出,中俄围绕天然气价格问题博弈已经长达20年。早在1994年签署修建天然气管道备忘录时,俄罗斯就希望中国能够拿出接近于欧洲国家的出价,但对中国而言,没有动力接受俄罗斯的漫天要价。

4000亿美元天然气大单背后,是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仍在激增,而愿意出高价的欧洲买家越来越讨厌俄罗斯将石油天然气资源作为政治筹码的交易方式,这导致俄罗斯不得不担忧天然气资源有朝一日会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中国寻求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已经长达20年,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在提升天然气开采量,并在探索页岩气、煤层气等境内新的资源。武建东、高世宪等多位国内能源专家表示,俄罗斯此刻选择中国,对双方都利大于弊,乃至对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的胃口有多大?

一说到进口,人们马上会联想到石油。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对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节节高攀,从十年前的不足30%已经高企到了眼下的接近70%。

那么,当下中国天然气的进口局面又是如何?

国内知名油气田开发专家、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新江指出,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要远远低于原油,且目前最大的进口源是土库曼斯坦,后者2012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约为213亿立方米,2013年则为250亿立方米,总体看,土库曼斯坦占据着中国进口天然气资源的半壁江山。

尽管如此,天然气仅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9%,随着中国油改气、煤改气行业的发展,中国天然气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增加。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8.9%,环比2011年上升4.6个百分点,当年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石油气)4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1%。

剔除土库曼斯坦,中国还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在进口液化石油气及部分液化天然气资源。2012年,卡塔尔向中国供应了68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澳大利亚供应了48亿立方米,印尼为33亿立方米,马来西亚则为25亿立方米。

以上数据简单叠加便不难发现,以上5个国家或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石油气)总量达387亿立方米,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91%强。

另一方面,天然气以其洁净、低排放等优势在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比正在一路上升。2000~2012年间,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从2.2%提高到5.35%,提升3.15%,翻了一番还多。

来自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3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14%,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而未来数年,最低估计我国天然气消费可能继续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

而就中国的天然气消费结构看,伴随工业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使用清洁能源进程加速,城市用气和发电用气占比正在向70%的比例冲刺。

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0%。

这意味伴随天然气消费结构显著变化,中国天然气需求的缺口正在急剧扩大。

燕立敏称,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届时,我国消费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天然气的比重也会对应提高到15%。

“如果我国2020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则来自俄罗斯的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量也仅占比不到10%,仍然满足不了中国胃口。”燕立敏称。

这一趋势预示,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之外,中国未来仍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天然气进口渠道。

现实中,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中国还在加速开拓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据中石化江汉油田一位核心人士透露,按照“十二五”完成65亿立方米页岩气的计划,仅中石化一家就可以完成35亿立方米,只要中石油、延长石油等企业加紧发力,则非常规油气资源便可能突破“十二五”目标。

郭新江亦表示,俄气入境催涨国内天然气价格之余,也会给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者注入新的动力,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内天然气价格即将全面进入“3时代”

在巨大的需求缺口面前,有关提升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呼声,则在中国石油等利益方的奔走下,已经持续了长达10年之久。

韩文科等能源专家表示:“可以肯定,国内天然气价格必须上涨,但何时调整到位,我看2015年之前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中国石油等国内天然气的主导者一直在呼吁天然气价格要与国际接轨。问题是,天然气价格的构成远远要比石油复杂——后者已经形成了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基准的世界价格体系,而天然气最大的成本在于运输——距离越远,价格就越贵。

这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持续了长达20年之久。

韩文科称:天然气价格调整有利于调整国内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便按照俄气2018年开始供应计算,则留给中国的国内天然气价格调整时间也有长达3年之久。“现实中,从民生角度出发,国家也可能沿用补贴等方式,来减缓企业和民生压力,然后逐步逐年调整到位。”他表示。

亦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消息称透露,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将于2015年之前调整到位,届时中石油将缓解、甚至彻底扭转进口天然气亏损的局面。

如果按照调整到位计算,则国内天然气价格会全面进入每立方米3元以上的时代。就此消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不具名人士则认为完全不可能,“如果2015年之前调整到位,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年。”该人士称。

但具有共识的是,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主旋律,只能是上涨。

“不管中国进口天然气是不是来自俄罗斯,中国天然气价格都在一直上涨并且会一直上涨。尤其是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中国天然气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所以说,4000亿美元大单对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的影响都不会很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世宪对记者说,高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在他看来,企业热衷于表述的与国际价格接轨本身就是一个不准确的表述——什么叫做与国际接轨?谁能代表国际价格?

早在2006年,在成都召开的一次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及中石油高层参与的小范围石油天然气价格培训班上,上涨就成为主旋律。

也是那一时期,西气东输项目接踵开工,中国天然气供应量开始出现井喷,中国石油等企业长期陷入价格倒挂的局面。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天然气上游价格上涨了50%,而国内天然气终端均价涨幅只有24%。同时,在2010年~2012年间,中国进口气价格上涨了68.6%,导致进口气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价差超过1元/立方米。

重压之下,国家决定从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此次调整后,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眼下工业用气已经接近3元,商业用气突破3元,居民用气则接近2元,即便不考虑俄气到岸后的我国境内管输成本,俄气到岸价格都已经接近2.5元。”郭新江认为,无论如何,在2018年之前,中国天然气使用价格都会突破3元以上,工业用气价格则突破3.5元甚至接近4元。(黄杰)

杨媛对此文亦有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