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黄陂区六指街东湖村看上去一片汪洋。本报记者 吴婷 摄

2015年,这位儿孙满堂、年近60岁的老汉成立了蔡氏庄园武汉公司。坐在船上,看不出水下原本的模样,但蔡国涛仍能指着不同的区域告诉记者,这下面是长熟的西瓜,这一大片都是精养的小龙虾,那边都是莲藕,最远的地方还养着不同的鱼……

小船划向蔡国涛的家,外墙上清晰的水迹记录着曾经的水位,几乎快要没过门顶,“这几天水还退了不少。”

“那时候,半小时水就能涨1米。”蔡国涛回忆7月2日的暴雨时刻,“1500多只鸡,最终只救出了30多只。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钱包、手机、所有家当一件没拿,只能先顾人。”在这片水域生活了30多年的蔡国涛感慨,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水。

蔡国涛估算,2180亩池塘,不算虾苗、鱼苗等养殖投入,仅重建基础设施就要再花200万元。蔡国涛去年300亩的虾塘,卖了3万多斤,而今年800亩虾塘在6月份才卖了1万斤,今年仅养虾损失就过百万元。但他同时庆幸,幸好精养密度不高,投入不大,否则损失更惨重。除此之外,蔡国涛往年可以收2万多斤蟹,今年颗粒无收,鸡鸭鱼鹅更是全部逃走,全部损失超过600万元。

目前,蔡国涛一家住在90岁的父母家里,每天凌晨两三点蔡国涛还会划着小船、拿着探照灯去池塘里捞虾苗拿去售卖。“能挽回一点是一点,灾后还要重建,生活还要继续。”蔡国涛说道。

推荐内容